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渊泓兄:好!
大作拜读。
状物言情,真有水浒红楼的风采,令我这“专业的”
为之汗颜。
早有人说,小说这玩艺儿,官军最怵民团。
业余写来,不落窠臼,所言皆因真情涌动,处处都是切身感受,必为卖文谋饭者所不及。
好话不多说,我既有幸一睹,就以这“专业”
的迂腐提一点儿意见。
①我先是觉得,这古典小说式的语言,似与那段放浪不羁的知青生活有点儿隔。
然而,许多简约、平静、洒脱的描画又让我叫彩。
然后我这样想:无论是古朴典雅的语言,还是陕北的方言俚语,怕都不宜没个喘息。
就是说,一种风格的语言(或过于相似的句式)一贯到底反倒失去节奏,不如只作点睛之笔,如华彩,如谐谑,时隐时现才好。
就像围棋,没了空就要死。
所谓空,是指某些对话、叙述可以更平白些,更贴近现实生活。
阿城的小说料你读过,《孩子王》就在平白与典雅之间运用得恰如其分,到了《遍地风流》就典雅得有些滥,显得刻意了。
方言也是,过于难懂的可以就用普通话,否则读者猜着看,倒无暇品味其中的妙趣与鲜活。
②在德国驱车旅游的内容,以及与你女儿的交流,像是硬加上去的,似与你的“野草”
无大相关。
尤其某些章节的开端,只不过拉来做个引线,既不尽意,便显多余。
我想也许可以这样:有几节单是写远离故乡的生活与思念,远离那段历史的感受与反省,以及与下一代的“沟”
与“通”
。
“洋插队”
和“土插队”
于你都是铭心刻骨,都是烧不尽的“野草”
,穿插写来,料必更具新意。
③既写了,当然能发表最好。
我可以推荐给某些杂志,但回忆插队生活的那股热已然减温,未必能够如愿。
好几年前就有人问过我:插队生活你还要写下去吗?我说:怕那是永远也忘不了的。
又问:再怎么写呢?我说:单纯的回忆已经不够,如果历史会记住它,大概就要以历史的眼睛去看它,看它在未来的生活中震荡起的回响吧。
所以,以你的“洋插队”
生涯,来看那“土插队”
的历史,大约正是一个绝妙的视角。
历史,最是要拉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来看的,那样才看得更为深刻,不致为某种情节所束缚。
就说这几句吧。
迂腐,大概就像我的轮椅,已是终身难免了。
就让它去做潇洒的参照吧。
后人不能从中受益,也可从中得一份警示。
蛇年将至,给你们全家拜年了!
史铁生
2001年1月8日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两年前,莫听雨横刀赴北地。两年后,苏长安负兵往长安。天地太大,众生如介子。江湖太深,处处伤人心。血染鞘,斩群妖,一息尚存人不倒。冲天志,问天道,江湖路上最逍遥。狂歌大步,扬眉剑出鞘!...
傅雨樱又丑又坏世人皆知,她用不光彩的手段嫁给摄政王,想要染指摄政王的时候,被他一脚踹死。这时被人称为和阎王抢命的神医,她穿越而来背上原主的锅受罪,污蔑陷害如潮...
欢迎来到征战乐园。在这个强者的游乐场,王维阵斩强敌,马踏六合,横扫八荒!这是一个军团流大佬,靠着军队碾压各个轮回空间的故事。半数据化无限流,感谢各位无限流先驱带来的灵感。...
1姜浓是播音界出了名的仙级美人音,冷颜系脸蛋美得清冷淡雅,似柔嫩易碎的白茶花,在某次早间新闻的直播现场意外露脸走红网络。被媒体公开评为不染世事的人间仙子,没有任何男人配得上。直到姜浓某次活动结束...
苟在修仙界娶妻简介李观玄穿越到修仙界,由于资质平庸被家族外放历练,多年后依旧碌碌无为。在一次相亲过后,他意外发现一种很新的修仙方式,从此日复一日的勤恳修行。无数年后,潮起潮落,岁月变迁已然是修仙界活化石的李观玄喟叹道修仙?那是最简单的事了。...